31生活网
生活服务助手

“抢人大战”之下,“回流生”将走向何处?

两周前,随着西安中考放榜,大量关于“回流生”的消息在西安市民的微信群中传播开来。

传言中,一些机构钻西安人才引进政策的空子,大规模组织外省考生以“回流生”身份参加西安中考,目标直指3年后的高考,这部分考生多来自河南。更让家长坐不住的,是“西安中考10万人,回流生4万人”的谣言。

在不少西安市民看来,这些工作生活都不在西安的人,没做多少贡献,却挤占了西安孩子的教育资源,甚至“抬高了西安中考普高线”,对本地学生很不公平。

尽管西安市教育局迅速辟谣“回流生4万人”信息严重不实,西安警方也查处了一批以造假方式为“回流生”提供服务的机构,但并未完全打消家长的顾虑。

社交媒体上,也仍有不少所谓的“升学规划机构”直白地打出“去XX落户”、“异地高考”宣传语。

观察者网专栏作家、教育观察员常松认为,“回流生”政策本身在法理上没有问题,其初衷也是为了保障教育公平,但教育资源对家庭来说本就重要,现在又遇上了通过政策红利进行套利的中介机构,就愈发触动了家长敏感的神经,从而引发一场激烈的舆论碰撞。

这场“回流生”风波背后,还涉及到“流动”和“抢人”这两个关键词。

常松指出,人口的自由流动和积极的落户政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,但打“开窗户”、降低落户门槛的同时,也可能引来借政策红利牟利,乃至违法违规的行为。在这种情况下,不能因噎废食“关窗户”,而是要即时打击治理平民愤,不能让个别“蛀虫”的行为伤及政策本身。

另一方面,“异地升学”产业链的形成,折射出教育资源不均衡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。近期,在调侃与无奈中被虚构出来的“山河大学”也引发舆论热议。

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回应有关话题时表示,教育部将不断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结构,支持中西部地区,特别是人口大省扩大高等教育资源规模,优化类型结构和区域结构。

2023年7月2日,西安,中招咨询会在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行,现场人头攒动,家长了解各校具体招生情况  图源:视觉中国

变质的“回流生”,焦虑的西安家长

中考越来越“卷”、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愈发激烈,几乎成了西安家长的共识。

近年来西安中考报名人数连年走高,已从2018年的7.7万人上升至2023年的10.3万人。

与此同时,西安中考录取分数线也不断攀升,2023年城六区普高线达到539分,为近四年来最高(观察者网注,2020年起西安中考总分从730分调整为700分),且高分段扎堆。汇聚西安乃至陕西省顶级教育资源的“五大名校”录取分数线均突破660分,最高达到670分。

“这是什么概念,几乎是门门要满分啊。”有西安家长感叹。

在家长和学生抱怨分数线上升之际,有关“回流生”的消息在各社交平台迅速传播,“西安中考10万人,回流生4万人”“4万回流生推高中考录取分数线”等传言引起家长广泛焦虑。更让他们难以接受的是,有西安本地或外地机构明目张胆地做起“回流生”生意。

所谓“回流生”,是指户籍在西安,但学籍不在西安的异地考生,中考时返回户籍地参加考试。这一政策出台的初衷,是为了让那些随父母工作在外就读的孩子能够回西安参加中考。

这些年西安进一步优化户籍政策,外省市人员想要拿到西安户口并非难事。落户之后,在条件符合、手续完备的情况下,他们的子女也能以“回流生”身份参加西安中考。

西安为方便市民或吸引人才,为其子女提供相应的教育服务,这本无可厚非。但在社交媒体上,一些所谓的“升学规划机构”公然打出“参加西安中高考,比河南录取分数线低50-150分”,“低分上名校,轻松上大学”,“不需房子和社保,三年后八成进本科”等宣传标语。还有河南或陕西的中学和补习学校大张旗鼓地宣传自家“陕西班”或“河南班”的中考优异表现。

有补习机构发布“河南班”或外地考生西安中考“光荣榜”  图源:社交媒体

有媒体曾在2022年发布一篇题为《三门峡高新一中:创新教学管理 中考再获佳绩》的报道,称该校初中部捷报频传、再创佳绩,当年参加河南中考、陕西中考、青海中考的考生中考成绩全线飘红,全体中考生成绩合格率与高中达线率均接近100%。

这篇报道还介绍了三门峡高新一中跨省交流班(以陕西籍学生为主)的运作细节,称由于陕西与河南的教材及中考模式有所不同,为此,三门峡高新一中组织了专门的教学团队,为跨省交流班量身打造最适合的教学内容。定期与陕西省的联盟校进行交流,参与共同备课等教学活动,所有模拟考试均与陕西省保持同步。

不能否认,上述学校或机构中存在真正的“回流生”,但种种迹象显示,有人钻“回流生”政策的空子,操作着一条“中高考移民”灰色产业链。

赞(0) 打赏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三一生活网 » “抢人大战”之下,“回流生”将走向何处?

评论 抢沙发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

31cm -开启智慧生活,了解智慧网络

旗下网站联系我们